为何”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 读 “Guns, germs,and steel -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Jared Diamond)偶得
“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瓦斯科•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以上均摘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第6册《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梁任公提问:“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们也一直有这个疑问:为何“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读了Jared Diamond的“Guns, germs,and steel -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中文好像译为“枪(炮?)、细菌和钢铁”),部分解开了这个谜团。
Columbus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1492年,郑和下西洋发生在1405年至1433年间,整整早了87年。郑和下西洋规模也大得多得多,在28年期间连续七次远洋航海;第一次就有240多艘海船(哥伦布只有三艘),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然而,为什么中国没有象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先后成为全球性empire帝国(新大陆发现后的全球贸易的结果),更没有出现欧洲在新大陆发现后约200年产生的enlightment启蒙运动。即梁先生所谓“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郑和死于最后一次航海,之后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依旧先进,能继承郑和者不见得会一直没有。”再无郑和”是因为当时(1433年以后)的朝廷又开始海禁,闭关锁国。Diamond 在“Guns, Germs, and Steel”一书内提到当时明朝朝廷分两派,一排支持出海,一排主张海禁(闭关锁国)。1433年后,后者掌权,海禁成了一尊之言,不得“妄议”,遂“再无郑和”了。更有趣的是,作为对比,作者又介绍了哥伦布是如何得到政府支持的(原文参见附注“参考资料”):哥伦布生于意大利,为了实现他的航海计划,他先后宣誓效忠于duke of Anjou in France(法国的Anjou (一个城市)公爵),king of Portugal(葡萄牙国王),duke of Medina-Sedonia(Medina-Sedonia(西班牙的一个城市)公爵),count of Medina-Celi(西班牙的Medina-Celi (一个市镇)伯爵),均没能获得支持。最后他转向西班牙国王和王后,经多次努力后最终得到首肯,才有了他第一次发现新大陆的航海。新大陆的发现为西班牙开拓了巨大的国际贸易市场,其他欧洲各国竞相仿效,出现滚雪球效应。作者在书中还指出:欧洲的封建与中国的不同(这儿暂不讨论中国自秦之后上究竟是否还是封建的议题),中国体制的最大特色是大一统。诸侯的地位和权利远不如欧洲的贵族,而且欧洲的爵位是世袭,中国诸侯更多由皇帝施舍。然后,Diamond 假设,如果欧洲也如中国般大一统,很可能就没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事了。本人再加一句:或者也来个“哥伦布之后,再无哥伦布”了。
大一统带给中华民族的祸害,由此可见一斑。中华民族自此之后,基本上一路闭关锁国,现更有当代一尊语录:“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共产党员网),“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基础。”(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基础(思想纵横)--党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从古代帝王到当今领袖,“新中国”依然故我大一统,当真是一脉相承。其最近的祸害莫过于一尊COVID新冠疫情期间的“治国安民”举措:疫情刚起时,中国似乎比世界其他国家都控制的好,于是自豪不已,不失时机地大肆宣扬所谓“中国模式“;西方也颇有一批知识分子宣称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值得研究、不可简单地以民主与否来看待中国等等……。结果,几年后,一尊先是”清零”,继而突然”放开”。如此随心所欲地华丽转身导致死了多少人、多少人又患上COVID,不得而知;对于COVID的源头,一尊更是始终讳莫如深。在无法掩饰的众多事实面前,曾经被一些天真的西方知识分子称道的所谓”治理能力”论终是不能长久,终于偃旗息鼓。从”清零”到突然“放开“,对中华民族造成的祸害世人有目共睹,是大一统体制的决策机制的又一完美演示。
还有一件也是不算太久远的例子,其后果说大,大概比不上有关疫情的决策,说小却也不小:我们1996年住在亚特兰大期间,结识了一批中国来美国进修(六个月)的上海政府官员,是当时中国局长级或处长级但回去多半要提升的高干。那时,80年代刚过,中国的改革势头尚存,虽然已经远不如80年代开放。这批人年富力强,精明能干,也很想学习一些美国的先进经验,回去大干一场,为国效力。都是上海老乡,认识后自然经常来往。我们也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跟他们交流我们来美国十多年的体会,供他们参考。亚特兰大堵车在美国排得上前几名,他们很快领教到美国汽车文化的不利一面,诸多抱怨。有次聊天,聊到堵车问题,我们谈了我们的体会:美国的汽车文化已经有三四代了,要改变很难。中国百废待举,既有前车之鉴,应该摸索出更符合中国环境的发展交通之途,比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有限发展私家车。开始,他们笑而不答,或含糊其辞。几个月的交往后,跟他们更熟悉了,有几位私底下跟我们聊天时便坦率些了。有次又聊到堵车,他们对“堵车问题”的回答出乎我们意料:你们以为我们不清楚吗?根据我们实地考察,大力发展小汽车,在上海将会造成远比亚特兰大严重的堵车。但是……(犹豫了一会儿),汽车业是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你知道的吧?……。我们一听就明白了,不论如何“改革开放”,中国还是中国,依然故我大一统。执政党的改开目的,是以改善因文革而恶化到无以复加的民生,来缓和其与百姓的矛盾,从而它的统治得以苟延残喘。汽车业是支柱产业之一,此乃中央的既定方针,区区几个局长级干部怎么敢非议?(那时尚无“妄议”)。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位回去后就出任上海新建的汽车集团公司CEO,大力引进美国资本,与GM合资生产GM 车。不知夜深人静时,这位CEO是否会想起亚特兰大的堵车,再看看如今上海有时可以长达几十公里的堵车壮观,有无“早知今日……”的感慨?不过,至少有一条他们几十年前就很准确地预见到了:上海的堵车会远比亚特兰大的厉害得多!
大一统对中华民族的祸害,数不胜数。现在居然还嫌统的不够,要统一台湾,而且不惜武统!相当多的中国民众居然还在那儿聒噪支持。这个民族难道真的会让大一统横行到死路一条?为母国,我们欲哭无泪!
舒醒,6/25/2024
参考材料(引自“Guns, germs, and steel -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Jared Diamond) “Christopher Columbus, an Italian by birth, switched his allegiance to the duke of Anjou in France, then to the king of Portugal. When the latter refused his request for ships in which to explore westward, Columbus turned to the duke of Medina-Sedonia, who also refused, then to the count of Medina-Celi, who did likewise, and finally to the king and queen of Spain, who denied Columbus’s first request but eventually granted his renewed appeal. Had Europe been united under any one of the first three rulers, its colonization of the Americas might have been stillborn.”